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求是网

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臧运祜 2025-10-26 10:22:4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习近平主席2025年5月7日在《俄罗斯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断,在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近代日本为实现其“大陆政策”而持续对华侵略,是中国近代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页。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与之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澎湖列岛。6月17日开始,日本在台湾实施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义不臣倭”、从未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坚持武装斗争达20年之久,之后又开展了非武装的民族反抗运动。台湾人民长期、悲壮而英勇的抗日斗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又融汇到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洪流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收复台湾的主张。1937年5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告诉美国记者:“中国的抗战是要求得最后的胜利,这个胜利的范围,不限于山海关,不限于东北,还要包括台湾的解放。”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洛川会议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又明确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废除日本条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1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了《对日宣战布告》,宣告“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并宣布将收回台湾、澎湖列岛。实现台湾回归中国,首先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当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四大国领衔签署的26国《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取得胜利,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继续明确提出了收复台湾的要求。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的《开罗宣言》宣布: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8月15日,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表示将遵守《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在东京与盟国签订的《投降条款》中,又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告“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并在台北举行了“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通过上述一系列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国从法律和事实上收复了台湾。因此,台湾回归中国,既是二战胜利成果,也构成了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联合国宪章的制定与颁布,是二战胜利的重要成果;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确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包括对台湾的主权。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一决议不仅在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而且明确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只有一个,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

  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维护二战胜利成果与战后国际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应该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沉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亦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

  (作者:臧运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网站编辑 - 张利英 张盼 审核 -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