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 求是网

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丑则静 2025-09-18 11:19:44

  网络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是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没有高水平的网络安全,就难有高水平的国家安全,就难以守护高质量发展,难以有力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切身利益。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信息化发展大势,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全面加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持续提升。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出台,明确了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责任与路径。宣传教育逐步深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连续成功举办,内容形式不断创新、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网络安全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多地结合实际将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教育融入大中小学信息技术和相关思政课程。多元协同格局初步形成,政府部门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积极履行网络安全责任,媒体机构持续加强网络安全宣传,社区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技术技能讲座和防诈骗宣传等活动。

  同时应当看到,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仍面临诸多挑战。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如此庞大的网络群体,既是我国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力量,也日益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如广大青少年作为网络原住民,容易沉迷网络、被不良信息侵蚀;银发群体经常成为“虚假投资”“仿冒子女求助”等电信网络诈骗的对象。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不同年龄群体和职业群体之间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存在较大差距,全社会协同推进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仍需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还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部分宣传活动流于形式,部分教育内容陈旧枯燥、脱离实际。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通过系统、持续的宣传教育,提升广大网民对网络风险的认知、判断和应对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最终转化为遵守安全规范、合理预防和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实际行动,筑牢网络安全人民防线。

  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将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建立健全由网信部门牵头,教育、工信、公安等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将网络安全知识技能普及与基层实践活动融合,推动网络安全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家庭,实现全覆盖。针对老年人、青少年等易遭受网络攻击的群体,积极开展精准化、差异化宣传教育,避免“一刀切”式宣传与“大水漫灌”式教育。比如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一方面要系统讲解新时代我国网络安全工作的成就与当前面临的威胁,增强大学生维护网络安全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感、使命感;另一方面要系统剖析大学生遭遇的网络安全高频问题,帮助他们主动更新维护自身网络安全的“技能库”。

  深入宣传网络安全理念、知识和技能。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利用好每年举办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探索更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在常态化开展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中,可持续举办“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评选,开展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力争多出现象级融媒体作品,积极营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络空间,增强广大网民科学、文明、安全、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线下技能大赛、互动体验与线上短视频、动漫、直播等融合,使普通网民全面提升设备防护、账号管理、信息鉴别、风险应对等网络安全技能“防身术”。

  加强对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评估。以维护好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定期开展涉及网络安全行为和隐私保护意识、网络信息保存和利用能力、网络规范认知能力、网络信息辨识能力等多维度的调查,评估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成效,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各部门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各网络平台严格履行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广大网民自觉提升网络素养与网络安全能力,就能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履责、社会参与、网民自律的长效保障机制,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

网站编辑 - 高淑雅 张盼 审核 - 张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