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是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海洋经济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海洋经济的又一次重要部署。
2024年11月17日,拥有最大11000米的钻深能力、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图为当日拍摄的靠泊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和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和前景的领域之一。
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如何经略海洋、念好“山海经”进行了超前的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关心海洋事业发展,就发展海洋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涉及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多个方面,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已初步形成以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油气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主要产业为核心,以海洋科研、教育、管理和服务业为支撑,以材料生产、装备制造、金融保险等上下游产业为拓展的海洋产业体系。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8%。海洋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展现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也是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关键领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建设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个重要平台,推动我国经济逐梦深蓝、向海图强。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要聚焦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利用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促进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的协同攻关,加速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海洋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海洋渔业、港口航运、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迭代发展。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沿海开放地区要加快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要完善海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制度,健全金融支持海洋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强化海洋经济发展的要素保障。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确保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推进。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要建设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下发通知,确定了山东威海等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近年来,各示范区立足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点、强化示范引领,正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新征程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要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上打头阵、勇争先、做表率,创新体制、先行先试。要建设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策划:魏佳朔 审核:王兆斌 监制:牛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