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首都意识形态工作 - 求是网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首都意识形态工作

来源:求是网 作者:景平 2024-10-23 12:00:00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首要一条是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体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北京以首善标准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印发《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建设的意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高水平建设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创新开展“理论+百姓+文艺”互动化宣讲,建立“理论+宣传教育+精神文明创建”联动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形式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

  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舆论传播展现新气象。在服务保障党和国家重大活动中,宣传舆论引导有力,媒体融合效能彰显,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北京作为互联网发展高地,将网络阵地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网上宣传,推进优质网络内容生产,坚持专项整治与基础管理两手抓,扎实开展“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大力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使互联网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主流价值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北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不断提高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连片规划保护红色资源,深入推进建党、抗战、新中国成立三大主题片区建设,进一步擦亮北大红楼、蒙藏学校旧址、香山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地标,使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课堂;创新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坚持“文化送进去”、“学生请出来”,与26所高校签订共建协议,举办活动1700余场,引领高校学生在参与首都文化建设中涵养家国情怀、激发报国之志;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连续11年开展“北京榜样”主题活动,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实现“十七连升”,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

  北京将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建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研究高地,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京华大地展现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激扬团结奋斗的精气神,汇聚勇毅前行的正能量。

网站编辑 - 张盼 刘小畅 审核 - 于波